魂斗罗2019年最新的一个改版游戏,游戏改得还是很不错的。游戏的画面要比原版更加的鲜艳美化,敌人的子弹比原版要快,而且第一关开始的小兵已经会用散弹枪攻击我们了。游戏有一个特点,就是跳下悬崖并不会死亡,而是从游戏的顶部掉下,这样可以保证我方再危险的悬崖都可以直接跳下去,大大丰富了游戏的玩法。游戏的关卡改变很大,第二关开始就会让人以为这不是一个魂斗罗的游戏!
不错的一个改版游戏,除了可以选择原版的所有人物之外,还可以选择拳皇2003的两个BOSS:无界和卢卡尔的少爷,其他的效果变化还有不少,达到了PS2主机的效果。
这个版本在上一个人物可以绕圈跑的基础上,再次做了一个优化,简化了所有角色的出招,这对于手机玩家和不太会玩格斗游戏的玩家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版本。基本上所有的角色的招数都是下前+A,下前+B,下上+A,而大招只要在有气的情况下一个键就能放出,这样大大增强了游戏的可玩性,而且气也集得很快,可以打得BOSS落不了地,非常的爽!也让所有的玩家可以完美的体验到这个游戏所有角色的大招的创意了,非常的有价值的一个版本,值得收藏!
做得非常炫酷的一个拳皇格斗的整合游戏,游戏的主要角色都来自于卡普空和SNK的人物。我们熟悉的SNK的拳皇、侍魂、月华的剑士,卡普空的快打旋风、街头霸王系列、出击飞龙等经典游戏中的角色都有出场。有来自于拳皇八神、草薙京、龙虎之拳队、饿狼传说队、金家藩队等拳皇常驻角色,侍魂中的霸王丸、地震、黑暗霸王丸,月华的剑士中的长刀美女等经典角色。卡普空的话,街头霸王中的常驻角色隆、肯、春丽、古烈等,加上恶魔战士的性感莫尼卡、快打旋风中的哈格市长、出击飞龙中的飞龙等人气角色,还有杀意隆、黑暗肯、黑暗豪鬼等霸气角色。游戏的画面十分的炫丽,游戏的场景也很美观,加上精美的选人画面,华丽的连招,是一个非常不错的MUG
此游戏分为上下两盘光盘,下载时请注意,经测试日版能用本站SSFTestVer170702简体中文版完美运行,其它模拟器运行会花屏最后卡死。1996年9月30日世嘉制作的一款在SS平台上的动作游戏游戏里玩家要扮演的是一名早已变为骷髅的音乐家骨头先生Mr.Bones,发现自己竟然成了暗黑界教父达·高里安所控制的罪恶骨头军队中的一员,奇怪的是骨头先生自己却并不受高里安的鼓声控制,为了防止罪恶扩散,在高里安妄图统治世界的阴谋得逞之前,骨头先生向高里安及其大军宣战,武器就是一把电吉他!利用音乐的感化力来消除一切邪恶吧! 这是一款彻彻底底充满浓烈美式代表风格的动作游戏,画面非常真实、设定构思
1996年7月19日哈德森公司在SS主机上推出的一款平面2D炸弹人游戏,在MD版炸弹人的基础上,再次进行了全面升级,是哈德森公司的招牌游戏之一,画面华丽,BOSS战壮观。
港漫对于潮流向来是不会掉队的,除了带有浓厚本土色彩的《古惑仔》、《龙虎门》、《天子传奇》外,很多游戏题材各大漫家都不会错过,特别是作为经典格斗游戏的《街头霸王2》,往往是“百家争鸣”,各种正经不正经的版本充斥着市场,令人眼花缭乱。
不过这里要提的是许景琛、李中兴版本的《街头霸王》,它也许是亚洲地区最早发行的以街霸作为题材的长篇漫画,因为当1991年八人街霸甫一推出,许李二人所在的玉郎国际已经迫不及待地推出《街头霸王》第一集,乘着游戏的热潮获得了巨大的销量,在确认街霸那巨大的商业价值后迅速向卡普空公司买下版权,几乎垄断了街漫的香港市场。
假如许李版的街霸漫画(以下简称许氏街漫)能依照原作来编剧的话相信能起到一个很好的宣传官方剧情的作用,然而他们并没有按常理出牌,除了基本的人物关系外,所有东西都是重新创作,与官方剧情早已南辕北辙,称之为同人版街霸都不为过。比如赤龙(隆)和宾尼(肯)成了玄武门第三代弟子、赤目司令(维加)做了春丽的继父、春丽和青狼(布兰卡)是两姐弟、撒加(萨加特)惨被废为“太监”等等,各种狗血的人设让人喷饭。要知道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还没有互联网,资讯的流通主要是靠纸媒和视媒。许氏街漫在当时以其一强独大的地位,成为了街霸的“官方喉舌”,以致于不少读者误认为漫画的情节就是官方剧情。
因为许氏街漫使用了大量的粤语词汇,故此它在粤港澳地区相当流行。记得当时我还在上小学,很多同学都冒着被老师没收的危险带回学校看,课后常常对所谓的街霸故事津津乐道,玩家们对街霸人物的称呼大多来自于此。尽管里面的故事并非官方剧情,但某种意义上也对粤系玩家起到了一个“启蒙”的作用,特别是每集的结尾笔者都会花上较长的篇幅来介绍游戏的资讯,比如各种打斗截图、人物的出招方式、香港各地的街机比赛等。1992年,当改版的十二人街霸甫一面世,尚未在其他国家风行时,李中兴就迫不及待地前往日本,将大量的图文发回香港并通过漫画来刊登,以满足读者的胃口。由此可见,许氏街漫能获得过百万的销量可不是仅仅依靠漫画本身,资讯宣传也是相当重要的因素。
由于李中兴的编剧不受官方剧情限制,因而得以放开手脚大开脑洞,除了无厘头的设定外,硬塞各种流行元素也是漫画的一大特色,比如街头霸王大赛的主持黑武帝是一副铁血战士的造型,拳王泰臣(拜森)的“影武者”居然是T800机械人和T1000液态金属人,还有后期出现的那台太空炮,完全就是从《异形》里临摹下来的。
大概是嫌《街头霸王2》只有十二人实在太少,许李二人除了往里面硬塞大量《快打旋风》、《街头霸王》(一代)的角色外,原创的港式人物中武神、玄武天魔之流也去淌街霸界的浑水,而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那位战斗力超群的“战虎”,无论是从他的外貌和装扮,还有那招经典的“电光毒龙钻”都可以看出此君是《龙虎门》的主角王小虎。给读者的感觉就像是当年的热门电影《豪门夜宴》一样,总之有明星和噱头就找机会塞进去,哪怕只是端一笼包子。虽然许氏街漫“致敬”成瘾,但也并非一无是处,当中亦有不少亮点:
末世幻想
漫画设定的故事背景放在了未来,话说2010年爆发了“第三次世界大战”,五大洲因核爆而相互合拢,形成了一大片单一的大陆。三十年后,即2040年,除了赤目司令(维加)所控制的“梦幻都市”和战虎控制的“东方之珠”外,其余地方都成了极度贫穷、罪恶横生的废墟。各种热武器已被禁止使用,人们只能使用最原始的方式来进行战斗,整个世界变成了一片弱肉强食的丛林,谁的拳头有力量,谁就是法律。
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末世风”画面,在二战之后,由于人们对核武器战争会导致世界末日而产生恐惧,使得末世幻想类的创作十分流行,不少电影或动漫都喜欢以末世作为背景,比如《北斗之拳》、《终结者》等,在这一点上,许氏街漫可谓是跟足潮流,除了造型相对固定的主角们外,生活在“大地”的市井们以重金属和哥特风的打扮为主,给人一种颓废、堕落的末世感觉。
至于为什么要将“三战”的时间设定在2010年呢?我猜许李二人大概是玩过卡普空在1990年出品的那款无厘头科幻游戏《街头霸王2010之快打旋风》吧……。
卡普空对SNK
如果你以为卡普空和SNK的人物乱斗是在两家公司合作后才登场的那就大错特错了,这一切在许氏街漫中早已出现。在“东方之珠”的地盘上,特瑞、安迪、东丈,以及比利、雷电等饿狼一代的成员纷纷粉墨登场,和宾尼(肯)、赤目司令(维加)等人展开了生死斗。特瑞最后死于铁面(巴洛克)的利爪下、安迪和东丈惨被赤目司令分尸、唐福禄被青狼(布兰卡)一脚踩爆头、棍王比利也被宾尼一招KO,每个都死得惨兮兮的。
除了《饿狼传说》外,它的同胞兄弟《龙虎之拳》也没有逃出许景琛的“魔掌”,当漫画连载到1992年时,龙虎一代的大小角色也加入到这场大乱斗中,不过战斗力方面依然不及街霸的主角们,坂崎良、罗伯特、藤堂龙白等七人联手也不敌铁面一人,真是何其凄凉。也许我们应该兴幸许氏街漫只连载到1993年,否则估计连草薙京、红丸等人也难逃被秒杀的命运。
如果你认为这是许氏在帮卡普空打压同行那就错了,他同样是得到SNK公司的授权。当年SNK作为一间刚刚涉足格斗界、准备与卡普空争地盘的游戏公司,估计是想通过这部在香港热卖的漫画来达到宣传自己的目的。除了游戏人物在漫画中登场外,尾页还有大篇幅的《饿狼传说》广告,其中包括人物介绍、搓招方式等等。
许氏虽然摆明在吃两家茶礼,但孰轻孰重他还是有分寸的,为了避免卡普空不快,许氏把饿狼、龙虎的主角们编成了小配角,在街霸主角面前几乎毫无还手之力。而对于SNK公司来说,通过漫画来推动饿狼、龙虎系列的销售才是主要目的,至于特瑞和坂崎良等人在漫画里的悲惨遭遇,与巨大的商业利益相比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超前的概念
港漫向来以打斗场面夸张著称,每招每式都排山倒海、毁天灭地,而且巴不得每人都像金庸小说里的大侠一样百般武艺,否则来来去去都是两三招未免过于乏味。由于游戏角色的招式较少,编者只好生造一些诸如“皇者令”、“霸者令”的港味招数,除此之外,主角本身的招式也相应地添加强化版,比如火焰波动拳、火焰升龙拳和超杀版龙卷旋风脚等等。许景琛画在这些玩意时十二人街霸才刚刚推出,加速版都尚未诞生,更别说是后面的续作了,但他却无意中创造了十六人街霸和少街里的招式,是无意中的巧合?还是卡普空顺手牵羊?
在许李二人恶趣味的创作下,春丽在漫画里成为众对手蹂躏的对象,除了那位“不能人道”的撒加(萨加特)外,坂本大藏(本田)、达拉禅,甚至宾尼(肯)都有非礼春丽的劣迹,至于“真命天子”赤龙(隆)更是明目张胆地多次与她上演激情戏,大打擦边球,也许这正是小学老师们收之而后快的理由之一。
漫画里的春丽从小被当成杀手一般训练,过着人性扭曲的童年,还有她和赤目司令(维加)之间的暧昧关系,这些都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十六人街霸和少街中的嘉美,两者的人设十分相象,这又是无意中的巧合还是卡普空的“致敬”?
2P与心魔
在格斗游戏中,不管是单人通关还是双人对战,常常会出现双方选用同一角色的情况,为了避免扭打时分不出彼此,2P人物身上的衣服或皮肤会更换成其他颜色,实际上他们仍旧是同一个人物,与剧情没有半毛钱的关系。但许氏街漫却别出心裁地为这个2P设计了角色——心魔。
这个心魔是赤龙(隆)在修炼时将心中的恶念排出体外而形成的另一个自己,是个十足的恶棍(短笛大魔王?)。心魔的模样、招式与本体一模一样,区别只在于衣服的颜色,灰色道服和蓝色头带的设定就是来自十二人街霸里隆的2P形象。这位心魔先生后来还通过吸取其余十一人的“真气”来随时幻化成他们的模样(衣服和皮肤与他们的2P角色相同),并使用其招式,相当的霸道。
升龙的传说
九十年代初在游戏界有两个被炒得火热的传说,一个是《魂斗罗》的水下八关,另一个就是《街头霸王2》隐藏人物升龙(SHENG LONG)的触发方式。最后它们虽然都被证实为谎言,但在那个没有互联网的年代,不少人对此都深信不疑,连许氏街漫也未能免俗,在尾页对这位传说中的白发武者大书特书。以许李二人的尿性,这位升龙大爷自然在漫画中占有一席之地,还摇身一变成为赤龙(隆)的父亲。
不过卡普空倒是对这个子虚乌有的传言大加利用,在《超级街头霸王2X》中,用类似的方法可以触发另外一位隐藏人物——豪鬼,和传说中的升龙一样,是一个强化版的隆,只不过外形并非白发武者而已。
在画到第88集时,许李二人就离开了玉郎国际,之后由陈伟文同时担任编剧和绘画,好在港漫的画风都比较固定,因此前后的人物形象并没有太大的差别,剧情方面是一如既往的无厘头,并且由原来的“地球争霸战”变成“地球保卫战”,十二位街霸主角放下私怨联合起来大战外星人,最后合力击毁企图撞向地球的陨石,成功保卫家园,人们终于过上了幸福和平的日子……。大概是老总嫌街漫的剧情还不够狗血,于是又找来胡绍权加插了十三集的“激战篇”,相当于把一盘已经变味的菜肴上再浇一勺稀屎,请原谅我用如此粗俗的文字来形容,因为事实就是这样。
除去陈胡二人狗尾续貂的续作,总的来说许氏街漫的创作尚算精良,即使放到今天也称得上是港漫中的经典,尽管现在各种街霸港漫铺天盖地,却无一能取代它当年的地位,因为许氏街漫对于粤港系的街霸爱好者来说已经是一个集体的回忆。
七嘴八舌
(共 0 人参加,累计 0 条评论)